守护长城 传承精神•青年荟|90后摄影师杨东:用青春镜头为长城“存照”
1984年,、等领导为首都一些单位发起的“爱我中华 修我长城”活动题词,激发了海内外中华儿女保护长城的热情。党的十八大以来,习高度重视长城文化价值发掘和文物遗产传承保护工作,多次作出重要指示,指导推动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建设。
近年来,随着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建设的推进,河北省长城保护与研究的力量日益壮大,其中有不少年轻人的身影:年轻的长城保护专业人员、研究长城的青年学者、90后长城摄影师、长城文旅经营者……他们以新的“打开方式”爱护关注长城,以青春热情投入长城保护传承工作,让古老长城在新时代焕发出新活力。
当激扬的青春与古老长城相遇,点染出一道动人的新时代最美风景。即日起,河北日报、纵览新闻联合河北省文物局推出“守护长城 传承精神”青年荟专栏,邀请您跟随记者一起去走近这些守护长城的年轻人……
几乎每隔几天他都会推送长城的影像:今天他“在甘肃敦煌玉门关下,夕阳的余晖中尽情奔跑”;明天却“在宁夏固原战国秦长城下,细雨中漫步”。前一阵,他还在承德金山岭长城,看云雾氤氲、晨曦里的金光点点;最近,他又到“天下第一关”山海关,赏海上生明月、巨龙卧清波的雄奇与震撼……
最让我感动的却是杨东对长城那一句深情而直接的告白,也是他的个性宣言:我就是那个要立志一生拍长城的“热血少年”!
90后大男孩杨东,性格阳光、高颜值,大学学的专业是财会,本来应该成为一个金融精英,咋会变成一个风里来雨里去、穿行荒山戈壁走长城的人?带着诸多不解和疑问,我们走进位于廊坊三河市的杨东摄影工作室。看到他的一瞬间,一切都有了答案。对于长城,杨东满心满眼只有两个字“热爱”。
1992年,杨东出生于辽宁丹东,家乡就有一段虎山长城。这里是明长城的最东端起点。儿时父母经常带他去虎山长城游览,打小他对长城产生了很深的感情。但是真正让他结缘长城的却是河北省金山岭长城。
在三河的工作室里,至今还挂着他2015年第一次拍摄的那张金山岭长城的照片——
在阳光的照射下,金山岭的山体散发着金色的光,长城蜿蜒其间,宛如一条翻山越岭腾飞的金色巨龙。“太伟大了!那是我第一次从照片中感受到长城的磅礴伟力。”杨东回忆。
杨东丝毫不掩饰对金山岭长城的钟爱。在他的微信朋友圈里,至今置顶的有一组九宫格照片集锦。那是2023年8月28日他分享的九张金山岭长城的美景。其中,最震撼的那一张,是在白色氤氲的云海之间,有14座长城敌楼被霞光点亮,像14座金光闪闪的“金山”。这组照片,是杨东等了很久才等到的雨后初霁云海蒸腾的好时机,连续抓拍了好几百张,精选出来的。
“一张好照片可能是一瞬间诞生的,也可能要为这个瞬间等上10年。”杨东说,“我还年轻,有干劲,一段长城,我可以拍10次、100次,直到拍出满意的照片。”
2017年5月,杨东加入了中国长城学会。对他来说,这更增加了一份责任,他要求自己更加专业、更加持续地研究长城、保护长城。“在内蒙古、甘肃、宁夏等地,有好多古长城荒凉残破,我觉得要是我不拍,就真的没人记得了,慢慢就成荒土野岭了,没有人还记得这里曾有段长城。”
渐渐地,杨东不仅仅是关注长城本体,他开始关注与长城相关的人、环境、文旅和非遗文化。
在一次秦皇岛山海关长城的拍摄中,杨东遇到一群长城保护员,了解到这个群体志愿保护长城的感人故事,他很感动。后来,他还从古建筑工程师周之镭老师那里了解到,在当年山海关老龙头修复过程中,文物工作者付出了极大的艰辛,才让老龙头长城呈现出现在的样子。“从这些默默地爱长城、修缮长城的普通人身上,我看到了一种坚守的力量。我们年轻人应该加入进来,接过他们手上的火炬。”从那之后,这些长城保护员和长城修复专家,也成了杨东镜头里的主角。
9月17日,农历八月十五,杨东再次来到山海关老龙头长城。他看到长城上满月高悬,月光洒在大海上清辉点点,立即按下快门记录下这最美的瞬间。
“我很幸运,当月亮升到老龙头长城上空绝佳的拍摄位置时,长城正好被灯点亮了,这种补光太及时了,一张完美的‘海上生明月’的长城照片诞生了。”杨东说,这一次偶遇的拍摄经历,让他仿佛真正穿越了时光,与诗人张九龄、与唐时明月相拥了一次,让他度过了一个人生中最富诗情画意的中秋佳节。
上下两千年,纵横数万里。长城在我国主要分布在辽宁、天津、河北、北京等15个省份。拍摄长城9年来,杨东已经走过12个省份,行走了210多段长城,行程10万多公里,前后拍摄了70多万张照片。其中,《筑影长城》《万里长城在哪里》《可爱的长城》《长城荣耀记忆》等作品获得了国内外多种奖项。他个人也获得了第26届河北省摄影艺术展优秀画册奖。他的作品《长城画卷》获得了2022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主题摄影大赛一等奖。